出版於六十年代的美國文學經典《在美國釣鱒魚》,是美國「垮掉一代」的代表詩人及作家理查德・布勞提根的代表作。全書運用散亂的敘事手法,帶出美國嬉皮士年代的年輕人對資本主義、工業文明的質疑與控訴,同時展現了他們當時處於萌芽階段的環保意識。
非線性敘事
《在美國釣鱒魚》的一大特點,在於其非線性的敘事結構。在章節或是句子之間,都可尋到「詩的散性」。即便敘事散亂,也能達到表達內容的效果。作者藉此向讀者展示—其實世界並非我們想像中那樣完整;而我們對世界的感知,也無法像小說情節那樣有邏輯或有起承轉合的關係。
生於六十年代,美國資本主義社會之下的「垮掉一代」,反思人類權力與自然的關係,對世界有著全新的見解。他們積極提出對「美國夢」理想主義的質疑,認為世界沒有變得更美好,反而不斷破碎。在資本主義下,他們領略到的不是新式的便利生活,而是人類虛妄的剝削和破壞。布勞提根的非線性結構,反映著當時現實的「破碎」,以碎片化的敘事,帶出理想幻滅的感覺。
書寫瘋癲
「我對你們賣的鱒魚溪很感興趣,能跟我說說詳細情況嗎?你怎麼賣?」
「我們論呎賣,你想買多少,就買多少。」
這段對話出現於〈克利夫蘭的破院子〉中,單單兩句的資訊,已經非常震撼。這家店除了小溪,還賣樹、鳥、花、瀑布……買得夠多,還送昆蟲。在這一章,布勞提根創作了一個「人類可以用金錢操控自然資源,使其成為人的資本」的極端世界。作為「垮掉一代」的代表作家,布勞提根寫出當代熱愛自然的年輕人承受著的壓力和無力感。而更值得現代人關注的,是布勞提根看似預言著未來的情節。
布勞提根的非線性敘述,還為讀者提出了世界「瘋癲」的概念。〈大梁溪序〉一章,記錄一對夫婦出遠門前將家中老鼠射殺的殘酷故事。但老鼠們毫不在意,還會把同伴的屍體吃掉。丈夫把槍抵著其中一隻老鼠的頭時,布勞提根這樣描寫老鼠的神態:
「老鼠停下了啃嚙,斜著眼睛看了看槍,又看了看他。眼神無比真誠、友好,好像在說:『我媽媽年輕的時候,歌唱得像狄安娜・竇萍。』」
然而,丈夫沒有因為老鼠的眼神而憐憫,還是扣下了扳機。全章用了非常平淡的文字記錄這宗殺戮,卻把當中的荒誕、暴力,及人類的無情,鮮明地呈現出來。布勞提根更是突然轉換擬人的筆法描寫老鼠,暗含超現實與現實交織的元素。
精闢的意象
作為一位詩人,布勞提根對生活的觀察細緻,意象運用也相當精闢。如〈紅唇〉一章,布勞提根巧妙地將「太陽」比喻成「一枚巨大的五十分硬幣,有人在上面燒了煤油,用火柴點著,然後說:『來,拿著,我去買份報紙。』他把硬幣放在我手裡,再也沒有回來。」。寫出人類被逼接受酷熱,但未知何時到達盡頭的苦況。
顛覆美好想像
布勞提根選擇以《在美國釣鱒魚》為書名,是全書一個重要的彩蛋。在書中,這句短語不僅用以交代情節或人物動作,有時更會用於人名,手寫的文字、旅店名稱等作名詞的用法。「在美國釣鱒魚」予人感覺「閒適」、「充滿期待」、「書寫美國的無限可能性」,但布勞提根要顛覆的,正正是讀者以上的想像,同時亦對其他美國文學經典進行對話。例如歌頌美國大地富饒的《草葉集》(惠特曼 著)、書寫強勢硬漢探求存在意義的《老人與海》(海明威 著),這兩本文學經典都寫著美國盛世的美好;而布勞提根則以一種去神話化的書寫方式,展現社會於資本主義和工業文明蠶食的殘骸和破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