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經常都會看到樹葉變色。一般來說,隨著秋天到來,樹葉會慢慢由本來的綠色變成黃色,甚至紅色。不少人都會到地球上不同地方觀賞紅葉,但樹葉為甚麼會變紅,你知道嗎?
隨著秋天來臨,氣溫開始漸漸下降,光合作用所產生的能量就愈來愈小,令樹木維持枝葉扶疏所需的能量都受到影響。此時樹木就會開始為落葉做準備,樹葉在這個時候就會開始變色。
綠葉轉黃嘅過程與葉片內的葉綠素減少有關。樹葉本身含有類胡蘿蔔素,默默支持葉綠素保持翠綠,進行光合作用。當樹葉光合作用頻率降低,類胡蘿蔔素的黃色就會在葉綠素遭到分解後逐漸出現,造成綠葉慢慢轉黃的現象。而黃葉之所以會接著轉紅,關鍵在於新的紅色花青素產生。關於花青素增加的原理,各界眾說紛紜,其中一說是:當氣溫驟降到大約攝氏5-8度左右,葉片內部會將光能轉換為能量,並用以製造養分。樹葉為確保這個機制可以正常運作,得以持續進行光合作用到最後一刻,便會促進紅色花青素嘅形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