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CSIMG
返回
自然.學 EP1 太陽灶
2025-07-09
自然.學 EP1 太陽灶

學過物理的聽眾,可能都做過一個透過太陽熱力把水加熱的實驗。在日常生活之中,也有人會利用太陽熱力煮食,他們所用的儀器就稱為太陽灶。

 

太陽帶來的能量對生物、植物都非常重要,他的輻射為大地帶來光和熱。而太陽灶就透過特殊設計聚焦太陽帶來的熱能,達致無火煮食效果。除了太陽直接照射,我們還需要透過鏡等不同反射器,反射更多陽光到煮食容器上面,或者安裝一塊凸透鏡,令太陽帶來的熱能集中在同一點。太陽灶還會用透明玻璃或膠面蓋住,希望令太陽光進入時減少紅外輻射流失,保留更多太陽熱力。這種設計運用到溫室效應背後的物理原理。

 

太陽透過有秩序進行的核融合反應,消耗內藏的大量氫元素,為地球提供穩定的光能和熱能。一般而言,有陽光的地方就可以利用太陽能。利用太陽熱力煮食既可以進一步減少碳排放,又可以解決部份發展中國家因為燃料不足而無法煮食的問題,實在一舉兩得。

 

這次,我們「自然.學」到太陽灶嘅運作原理,但大家要留意,使用太陽灶都有限制。其中一點是需要一個陽光充足的環境,這個大家可能第一時間已經想到。目前絕大部分太陽灶都利用陽光帶來的熱力煮食,我們沒辦法用來煮晚餐、宵夜,在天氣惡劣的情況下也不可以使用。另外,市區高樓大廈林立,陽光很大機會被建築物遮蔽,陰影變多,增加收集陽光難度,所以都市人想嘗試在日常生活之中運用太陽灶,可能要再想想辦法了。